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407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1.
The calcite cement in the Lower Ordovician Majiagou Formation in the Ordos basin in northern China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ased on preliminary results of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s and fluid inclusion microthermometry. Group 1 has low oxygen isotopes (− 14‰ to − 18‰), low Th values (92–103 °C), and low salinities (1.7–4.9 wt.% NaCl equivalent) and is interpreted to have precipitated during early burial from porewater influenced by meteoric water. Group 2 has much higher oxygen isotope values (− 5‰ to − 8‰), which, coupled with the higher Th values (136–151 °C), suggest that the calcite was precipitated from fluids that were significantly enriched in 18O, possibly resulting from fluid–rock reaction during burial. Group 3 occurring along fractures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salinities (21–28 wt.% NaCl equivalent) and is interpreted to have been precipitated from locally preserved residual evaporitic brines. The occurrence of primary hydrocarbon inclusions and its low carbon isotopes (− 11‰ to − 15‰) suggest that precipitation of group 3 calcite took place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carbons.  相似文献   
512.
以东建大厦地下室基坑支护施工为例,介绍了新引进的钢板桩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工艺,即在基坑内采用一层内撑式钢板桩围护体系,应用SMW工法(钢板桩外侧加搅拌桩),钢板桩用H型钢,周边搅拌桩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搅拌桩采用“二次喷浆、二次搅拌”工艺,并制定了施工流程及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13.
随着高层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地基处理由于相对低廉的工程造价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由于充分利用桩间土和桩的特有优势,目前已成为应用最为普遍的地基处理技术之一,而且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实例工程,介绍CFG桩在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514.
随着车辆载重的变化,其荷载幅值也会随之变化。然而,已有的研究大多关注恒定动荷载下水泥土动力特性,对分级循环荷载作用下水泥土的动态特性研究较少。利用GDS动三轴仪,开展一系列水泥土动三轴试验,探讨分级荷载条件下静偏应力和围压等因素对水泥土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的轴向塑性应变随着围压和静偏应力比的增加而增加。水泥土轴向应变在0.1%~0.5%范围,其应变发展属于稳定型,分级加卸载对应变发展过程影响较大,对最终应变影响较小。建立了考虑水泥土加卸载条件、围压和静偏应力比的塑性应变的经验模型,分级卸载的相关系数大于0.95,而分级加载的相关系数在0.8~0.9之间。分级卸载时,第一级荷载对应变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分级加载时,最大动应力比无法主导前几级荷载较小时的应变发展。在分级加卸载条件下,水泥土的骨干曲线表现为2种模式:上升型和下降型,可将其简化为多段直线,利用建立的累积塑性应变计算方法,提出了确定多段直线分界点的方法,并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515.
水泥改良冻土在融化压缩下的微观孔隙演变特征研究,对了解水泥改良冻土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将水泥改良后的冻土进行融化压缩实验,通过冷冻干燥法对试验后的土样进行电镜样品制取并获取其微观特征图像。对试验土样进行比重测试,得到土样真实的三维孔隙比。最后以真实孔隙比作参考,确定图像分割所选取的灰度值并提取其孔隙特征。结合融化压缩试验结果,对水泥改良冻土的孔隙数量、面积、定向角及丰度值随改良土压缩量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水泥改良后的冻土,大孔隙结构强度增大明显;随着水泥掺量及养护龄期的增加,孔隙比与孔隙面积变大,压缩量变小;随着土体压缩量的增大,孔隙的定向角分布逐渐由均匀状向锯齿状发展;土样压缩过程中,丰度值大于0.5的孔隙发生压缩明显,孔隙逐渐趋于细长状,并且随着压缩量的增大,孔隙丰度值的分布越来越趋于正态分布。孔隙微观结构演变研究为阐释水泥改良冻土宏观力学特性增强的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16.
目前,国内外均面临着严重的套损问题,因此研究套管强度的影响因素是必要的。通过建立套管和水泥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了水泥环参数、套管偏心率和椭圆度对套管强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只有水泥环的弹性模量超过一定值,增加水泥环的厚度、弹性模量才能提高套管的强度,否则还会增加套管内壁的等效应力,并且得出了水泥环对套管强度的增幅效果是套管径厚比的函数;此外套管的强度随着套管偏心率和椭圆度的增加而大幅度降低,容易引起套管屈服破坏。  相似文献   
517.
张闻璟 《探矿工程》2021,48(10):110-115
SMW工法桩具有施工工艺简单、经济可靠、适用性强、对环境污染小等优势。自从国外引进以来,在我国沿海软土地区运用广泛,但是在内陆硬土地区运用尚少,且规范标准、技术规程并不完善,一些要求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鲁西南周边环境复杂的某基坑项目中SMW工法桩运用和改良的介绍,总结了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在周边环境复杂、可放坡空间受限、环保要求高的中型基坑支护项目中采用该工法桩,较为经济可靠;不同软件的计算结果有所偏差,在设计阶段应选择当地认可的软件,选择合适的模型和参数进行计算,并根据经验优化计算结果;搅拌桩施工中的水泥掺量和水灰比直接影响到灰土混合物的强度、均匀性和流塑性,进而影响到型钢施工难度和质量,以及水泥土帷幕墙的止水效果,但目前硬土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标准,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试验获得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518.
张丰琰  李立鑫 《探矿工程》2021,48(12):54-64
固井水泥石传热性能是影响井筒热传递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固井水泥石导热系数的主要研究手段,以及在此基础上取得的一些认识,例如外加高导热材料、水泥石微观结构和含水率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指出了现有研究手段的统一和拓展、研究内容的系统化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在分析建筑保温水泥和岩石等多孔材料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水泥石导热系数的研究不仅需要统一实验手段和推广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还要考虑水泥石养护条件、内部水分的动态变化和外加保温材料等因素对水泥石导热系数的影响。系统规范的研究手段和内容可有效提高研究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全面性,显著增加对水泥石热传导性能的认识,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19.
基于季节冻土区冻融循环条件,利用高低温交变试验箱与静态应变仪,进行了不同配比水泥改良路基土的温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改良土的温缩应变呈“螺旋式”变化,温缩应变随水泥掺量增加逐渐增加,初始温度循环对水泥改良土影响较大,经历三次温度循环后水泥土温缩应变特性已相当明显且变化规律趋于稳定,土体内部物化反应也达到平稳,但多次循环后掺量6%的水泥土内部反应机理较其他掺量不同,且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较低,温缩应变与系数相对较小。在冀北地区,掺量6%水泥土可用作季节冻土区道路的基层或底基层,为水泥土在季节冻土区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20.
碳酸盐胶结物是一类砂岩储层中最常见的成岩胶结交代物.厘清碳酸盐胶结物的发育特征、期次及其含量,可定量分析碳酸盐胶结物对储层质量的影响程度.以文昌A凹陷珠海组海陆过渡相砂岩储层的碳酸盐胶结作用为研究重点,分凹陷中心与近珠三南断裂两个主体区域,利用岩石学分析、铸体薄片显微镜下鉴定、阴极发光分析、同位素分析等技术手段,明确了碳酸盐胶结物类型、含量、赋存状态与期次特征,定量分析了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文昌A凹陷珠海组碳酸盐胶结物具有多类型、多期次等典型特征,其在垂向及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均具较为明显的规律性.碳酸盐胶结减少的孔隙度占比为9.7%~43.0%,平均为20.7%,占全部胶结物减少孔隙的33.6%~88.2%,平均为60.6%;且碳酸盐胶结物对粗粒度岩性的孔隙度影响更大.受断裂带分布及热流体活动影响,碳酸盐胶结物在近南断裂带比凹陷中心更为发育.凹陷中心碳酸盐弱胶结或远离南断裂带区域可作为寻找文昌A凹陷低渗背景下“甜点”储层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